易倍新闻

一座城市的环境卫生,不仅体现了市容市貌,同时也关系着居民宜居宜业的生活体验。今年春季,本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全市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清整、大清洗、大扫除”,背街里巷、公共场所周边等卫生薄弱区全部纳入清整范围,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也进行全面清洗冲洗,在此次环境卫生全面提升的行动中,各个区针对区域特点出台不同的方法,细节中无不体现了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
昨天上午11:00,负责河北区环境卫生的天津玉津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品质督察部的赵磊和李家旺,拿着竹夹子和塑料袋驾车来到了解放桥下,两个人沿着海河亲水平台河北区这一侧一边走,一边搜寻路上的烟头、纸屑等杂物,一旦发现了就会立即夹到袋子中装好。其实寻找烟头等垃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还负责查看清扫是否到位。俩人寻找得特别细致,砖缝、草坪里的垃圾以及动物粪便,他们都会一一捡拾到袋子里。从解放桥下一路走来,一直到天石舫码头,塑料袋中的烟头已经有了几十个。此时已经接近14:00,他们把捡到的垃圾扔进天石舫这里的一辆垃圾清运车里。“我们是专门的捡拾队伍,每天的三个高峰时间段,专门对海河沿线的烟头、粪便、漂浮物进行清理。”赵磊表示,这是春季环境整治中,为了保证海河沿岸干净整洁特别设立的。
除了专门的捡拾队伍外,每天还有2台巡查车,4名巡查人员,对海河沿线作业质量进行督查督办,确保清扫做到精细化。环境卫生怎么做到精细化呢?天津玉津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以海河亲水平台为例,每天都会用高温高压对车油污、尿渍等进行深度冲洗,使每一级台阶的干净程度达到可以放心“席地而坐”的水平。公司还引进了新能源洗扫车,每天从5:00到24:00,对道路进行全面清洗。为满足海河沿线客流量多、垃圾量大的情况,全线米一箱”的标准设置,方便市民和游客使用。
几乎与捡拾人员一起上岗的,还有负责海河沿岸环境卫生的清扫人员,孙杨是一名来自河南的姑娘,大学毕业的她最后选择了城市管理的工作。她负责的班组,工作时间是每天11:0013:00,以及18:0023:00,上班后她就会及时打开手机,看看班组人员是否到了预定的岗位。“大家都纳入了智慧环卫的系统中,每个人带着电子工牌上岗,我不仅可以看到大家的出勤情况,还能看到在清扫中是否有遗漏点。”看完了员工的出勤,孙杨就会带着工具沿路巡查。
一些游客集中的点位,清扫人员安排虽然比较密集,但是产生的垃圾也多,孙杨就会加入进去,跟着清扫人员快速将飘落的花瓣等杂物快速清扫干净。人工清扫的白天班组也安排了好几个班次,与夜班班组进行穿插作业,保证从5:0023:00,人工作业全时段覆盖。此外,河北区城管委还针对作业清理有漏项、员工临近下班时间段工作状态不佳等痛点难点,设立弹性工作时间制度,每天利用下班前的一小时,选择一个重点点位,组织人员集中作业。
“城市管理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落后的方式了,一些智慧化设施需要年轻人加入,像孙杨这样的大学生是我们非常稀缺的人才。”天津玉津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环卫行业人多、面广、难以集中式管理的痛点问题,公司在全市率先推广一线人员全员带着电子工牌,杜绝了空岗、迟到、早退,而且一键薪酬核算等无人化管理也纳入了其中。
除此之外,公司还计划在新能源洗扫类车辆上夜全部安装一体机,将在全市率先实现洗扫类车辆视频在线监管功能,可实时监管机扫、水洗车辆作业情况及质量效果,这些用智慧化手段进行的城市管理手段,都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加入。
14:30,在河西区的宾馆西道上,一辆大型清洗缓慢行驶在路面上,车辆一边吸扫一边对路面进行清洗。车辆驶过,路面只是稍显湿漉,并没有积水出现。负责这边区域环境卫生的是迪赛尔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利博表示,这种清洗车在环卫车辆中是比较先进的,集清扫、洗地、垃圾吸取于一体,一辆车大约能清洗11公里的路面。春季环境大清整开始后,他们不仅用清洗车辆对负责区域进行了24小时全覆盖作业,而且还用人工对清洗不到的地方进行清扫。河西区城管委制定了道路清扫保洁每月、每周大清整巩固走计划,用一周时间集中清理一项问题,像九连山路、汽配城周边道路的垃圾,都在这些环境整治中得到了改观。
记者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在春季环境卫生“大清整、大清洗、大扫除”中,深化智慧监管,持续推动全市各区环卫作业车辆纳入机扫水洗监控平台并提升作业率,2月份全市可机扫水洗道路作业率达到了83%,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作业车辆落实每天洗扫频次。
各区聚焦道路、公厕、居民区等作业管理薄弱环节,对背街里巷、桥下空间等卫生薄弱区开展全面清整,对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开展清洗冲洗,指导街镇、居委会对居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