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倍新闻

7月8日,“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举行。在“上合峰会城市主题对话”环节,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形成了多项创新实践。”张桢说。
张桢介绍,中国多地探索推行“城市体验官”“城市合伙人”等举措,通过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让市民成为城市发展的“质检员”“智囊团”。
“例如,杭州市聘请了100多位市民担任城市体验官,鼓励市民对城市服务APP、未来社区数字化场景等进行压力测试,通过真实体验、问题反馈和优化建议,推动城市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张桢说道。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正在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潮流。
张桢表示,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数字孪生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精准映射、智能推演和虚实互动。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为促进中法交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沉浸式3D裸眼空间、可交互虚拟现实场景,苏州市民可以在虚拟空间里参观巴黎凯旋门、塞纳河游船等等,真正实现沉浸式国际文化交流体验。
张桢分享说:“围绕民生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不少城市从企业和市民的视角重新定义城市服务,通过业务整合、系统衔接、数据共享等方式,将传统分散办理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从能办到好办的转变。”
例如,郑州市的小学入学“一件事”,家长在报名时只需要通过“刷脸”,即可在平台上自动核验户籍、房产等信息,实现“零材料、零跑动”。
在谈及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建设中,张桢提到,天津市在公园座椅、路灯、路面铺设光伏板,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绿色化融入城市更新“策划、实施、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出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运营新形态,助力产、城、人融合发展。
“让我们以此次对话为起点,携手构建更智能、更包容、更韧性的上合城市共同体,共同书写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张桢表示。(津云新闻记者田巧梅摄影刘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