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倍新闻

6月底,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在济南起步区正式亮相,向市民开放预约体验。与传统公交车不同,L4级属于高度自动驾驶,能够自动超车、避障,精准停靠。只要说出指令,车辆便能迅速精准执行。这抹流动的科技剪影,正是起步区智慧图景的生动缩影。
作为山东唯一的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一座能思考、可进化、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之城,正在济南黄河北岸悄然拔节生长。
政务服务大厅里,“黄小政”凭借DeepSeek强大的数据分析与交互能力,以智能问答引导群众申报业务,提供全天在线咨询,大幅减少了群众办事的奔波之苦;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智慧中心,智慧执法系统,突破传统人力监管局限,构建起“空—天—地”协同作战的监管矩阵,卫星遥感全域扫描,无人机高空巡查违建动向,地面物联设备精准监测扬尘噪声……把传统人力监管的“盲区”变成了“全视角”;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里,日常管理技术人员仅需两人,手机一键即可实现作业过程无人化;大桥街道鹊华理想社区入选省级标杆智慧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智能便利;济水路上的青灰色路灯,看似普通却身兼数职——照明、监控、环境监测、一键报警,数据实时传至管理平台,化身城市敏锐的“神经末梢”;智慧黄河特色应用平台,全方位监测起步区黄河流经河段,有效防范汛情、火情,为百姓筑牢安全屏障。
起步区要建成一座什么样的智慧之城?其建设方向与目标在多项规划中清晰可见。
《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将“创新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打造“六个城”之一来推进,明确提出“打造能思考、可进化、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之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则规划了具体路径,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智慧起步区。
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智慧场景正加速生长、实景呈现。作为山东唯一的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起步区已成为全国首个在城市中实现规模化建成智能感知路网的新城,10余条新建智能感知道路通车,另有20多条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为未来交通勾勒出清晰轮廓。按照规划,到2026年,济南起步区将完成200公里道路、117个路口网联设施建设,部署无人驾驶车辆150辆以上,联网社会车辆2万辆。让“聪明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智慧生活的触角正延伸至每个角落。根据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起步区将围绕交通管理、物流运输、出行效率提升等需求,以应用为牵引,完成全区现有450平方公里直管区道路的智能设施升级和完善,布局智慧交管、智慧公交、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智慧社区、低空无人机应用等6类场景。其中,快递无人车推广已明确时间表,到2026年部署无人快递车100辆,构建城市快递分拨中心到社区快递网点(驿站)的末端配送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智慧生活的便捷与温度。
起步区何以成长为一座智慧之城?其“先手棋”的前瞻布局与政策的持续加码是两大核心支撑。
二者协同发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起步区自批复建设之初,便确立了“智慧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理念,将数字化基因深植城市发展的每一步。
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是关键落子,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物理城市映射至数字空间,从而大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让城市运行更加顺畅、高效。其数字城市平台建设项目荣膺“2024中国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这种前瞻性布局,让起步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抢占先机,从源头避免了“先建后改”的被动,筑牢了智慧之城的坚实底座。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样不可或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方案》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清晰而具体的行动指南。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其本质是融合数字技术工具理性和人民中心价值理性的共同体,更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系统工程。可以说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生活更美好。起步区智慧城市建设始终围绕“人”展开,这便是最动人的温度。
智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在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流转与价值释放。这不仅能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更能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又为新兴产业开辟出广阔的成长空间。
起步区在智慧化建设中,注重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汽车、金融、农业、航空等领域场景的应用,鼓励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先行先试,促进产业数字化、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如今,数字产业在此蓬勃兴起,数字经济与智慧物流产业园内企业加速集聚;机器人产业正以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力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爱旭太阳能等项目领跑,氢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24年,起步区获批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为区域智慧化建设再添重要抓手。
黄河奔涌,不舍昼夜,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起步区正以看得见的速度与温度,将“智慧之城”的蓝图变为现实。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未来,更多智慧场景将持续涌现,让“美好”真正触手可及。济南黄河北岸的未来,值得期待。
槐荫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重点聚焦三大方向持续攻坚。[详细]
7月10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槐荫区专场召开,槐荫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永华就集成电路产业特色优势与未来方向答记者问。[详细]
7月10日,全市人民建议征集暨直报点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长清区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查找差距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走深走实。[详细]